汽车改装是一种张扬个性的文化

未知 2011-10-11
汽车改装是一种文化,也是汽车历史发展中的必经阶段,所以如果单纯地将汽车改装看成是一种只有年轻人才选择的标新立异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你还不能接受汽车改装的话,那或者反过头应该问问自己,到底自己有多了解每天都驾驶着的汽车呢?为玩汽车改装的车主贴上“飞车党”的标签,这是对改装最肤浅、最无知的人在自曝其短。    随着汽车产业进入大规模工业化、全球零部件供应高度集中、汽车科技及制造同质化等等现象的出现,可以说,今天的汽车已经越来越没有个性了,相同的零件、相同的操控感、相同的舒适性感受等等,正如跳入一辆奔驰和一辆雷克萨斯时的驾驶感受几乎是毫无分别的,如果一个用车人只能用那个车头的标志才能先入为主地分辨出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那是多么可悲。而在这样的汽车产品的不断普及的21世纪,车主们为了避开同质化,改装已经成为了一种必须的手段,而改装的潮流也开始发生了变化,这就是今天我文章中要介绍的汽车改装文化里的流派。    现今主要的改装流派不少于六七个,他们各自有相当部分的拥趸,各流派之间非但没有相互竞争的关系,反而还不断吸收其他流派之长而继续发展,相对于上世纪七八九十年代那种单纯追求运动化的单调而言,今天的改装行业可谓是精彩纷呈了。以下我们便将国内外常见的几大改装流派作一个陈述,希望各位喜欢改装的读者们也能为自己爱车的改装风格作一个参考吧。    汽车改装的起源于赛车运动,这个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要将确实地计算其起始时间的话,估计谁也给不出一个元年。但如果追溯年代的话,那应该是从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开始出现汽车改装的苗头,因为那个年代已经有部分的跑车制造商为了提升车辆的性能而开始通过售后市场向车主们提供可以改善汽车动力及操控性能的部件了,例如De Tomaso、Aston Martin便在其中;到了七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汽车运动的广泛普及,以民用车为原型的汽车赛事更大力地推进了改装的萌芽,特别在世界经历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后,车厂们都不愿意背上“喝汽油如白开水”的骂名,纷纷转投研制一些排气量较小、动力性能稍差的引擎及车型应市,但那些享受惯了大马力刺激的热血车主们开始纷纷自找出路以满足那些近乎疯狂的癖好。于是,在那个年代及之后的八十、九十年代变纷纷涌现出例如Koenig、AMG等等名声在外的改装名店。随后,那批帮车厂们研制高性能赛车的公司自然也是不甘落后地纷纷开始民用化,例如Cosworth、Prodrive、Mugen、TRD等等,所以从今天看来,这批最早投入汽车改装业的先行者们,他们均坚守着自己的改装风格:运动。所以你不会在Mugen或者TRD的产品目录里找到现今流行的VIP、DUB之类的改装风格。    改装就是为了要满足车主们对汽车的个性化需求,在追求性能的同时,亦有部分对潮流或者说对汽车造型有着特殊触觉的人们,便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汽车外形方面,及后发展出VIP、DUB以及Hella Flush等不同风格的外观改装潮流。甚至会将现实生活中的爱好与文化,融入到汽车改装之上,例如“痛车”,将动漫以及游戏元素表现在车身上,便能够反映出日本深厚的ACG(动漫与电玩)文化。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改装所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对性能、对速度的渴求,它已经逐渐发展为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张扬个性的文化。

相关专题

相关推荐

4S店做汽车改装将成为趋势

中国的汽车改装市场到底有多大?

中国的汽车改装市场到底要如何引导?

2010汽车改装消费趋势调查

汽车改装必须走品牌的路线

日本改装大厂Blitz专为进口车设立新品牌--BLITZ_AG

只专注性能改装Cargraphic性能套件

限量Mansory G Couture 经典不容质疑

台湾顶尖动力改装厂F1 Motorsports开发R35涡轮套件

Varis--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空力套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