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面混乱 国内汽车改装亟须法规护航

未知 2011-10-10
有关“杭州富家子弟飙车撞人案”引发的讨论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由于关注度过高,一场车祸俨然已经发展成为一起公共事件,并引发了网民强烈抨击。在这起事件中,有关“超速肇事车辆是否经过非法改装”这一问题也引发争议。国内虽然对机动车变更登记有一些相关的规定和限制,但汽车改装法规还没有统一和完善的标准,改装政策也没有得到彻底放开,汽车改装行业迫切需要规范和引导。行业现状 改装店均无经营资质认证    由于目前国内并没有对改装行业进行经营资质认证的管理机构,也就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现在的改装店和品牌4S店的改装部,大多以注册公司的名义从事汽车改装业务,改装店的身份还有待“合法化”。换句话说,改装业几乎是生存在“无法可依”的灰色地带。    飙车撞人的确不对,但这跟开的是不是改装车并没有关系,起决定性因素的是人。该人士还谈到,由于改装行业缺乏相关的经营资质认证和技术标准规范,不排除有部分不太正规的改装店为了牟利,用一些假冒伪劣的改装件,这可能会导致改装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目前国内的改装车市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也没有行业公认的针对改装技师的培训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改装行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改装禁区 重在监管发动机改装    事实上,修订后的《机动车登记规定》虽然放宽了汽车改装的内容,使官方认可的改装动作可涉及“改变车身颜色、更换发动机、更换车身或者车架”,但对改装车的规范仍有严格的要求。新的规范在第十五条中明确表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办理变更登记:改变机动车的品牌、型号和发动机型号的,但经国务院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许可选装的发动机除外;改变已登记的机动车外形和有关技术数据的,但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另有规定的除外。”此外,新规定还指出,“属于更换发动机、车身或者车架的,还应当提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这就意味着,不是只要改了就一定能通过审查,还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像机动车喷涂、粘贴标识或者车身广告影响安全驾驶的,也可能会被处罚款。在国内有些地方,像私开天窗、改装成越野车、改引擎盖等情况,都不在允许改装的范围之内。所以,对改车一族来说,要想让自己的车改得既个性又能顺利通过年检,还是得先详细了解相关的改装规定。从业人员 呼吁给改装业一个名分   不少改装行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国内对改装政策一直没有彻底放开,在管理机构和标准规范缺失的环境下,目前国内改装行业基本处于一种半地下状态。“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汽车改装行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汽车改装属于新兴的朝阳产业,我们也很希望整个行业能够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这其实更有利于改装行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据了解,去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机动车登记规定》对机动车改装方面的限制和审批程序有所放宽,其中,汽车的变更内容可涉及“改变车身颜色、更换发动机、更换车身或者车架”,车主只需车辆变更后十日内直接向车辆管理所办理变更登记。然而,这条被改装行业人士认为能够转变改装产业的新规定,却在实际操作中碰到了麻烦。据了解,由于没有统一的改装法规标准,每个地方的改装政策松紧程度不一致,这也导致市场存在的改装项目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   新《机动车登记规定》跟国外的改装法规相比,由于内容不够具体缺乏实操性,车主对车辆进行改装后不一定就能获得审批通过。久而久之,不少车主也不愿意去车管所办理变更登记。如何破局 国外改装法规值得借鉴  据了解,在改装车比较发达的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汽车改装行业已经形成了公认统一的改装法规和技术标准。其中,日本的汽车改装法规是全球较为详细和相对严谨的,日本国内的(改装)零部件生产商各自组织了不同的专业协会,来和政府共同协商各项标准的拟定和进行业内自我监管,保证产品符合道路交通法和保安基准(日本安全标准即JA SM A认定品)的限制和标准。日本的改装法规列明了八十多项可以无须申报的指定部品,车迷们只要购买这些认证了的配件进行改装,便具有了品质和法律上的保证。如果改装幅度超出指定部品的范围(注意只能使用街道产品),但只要符合保安基准的标准,车主都可以向陆上运输局申请,检测合格后就可以合法上牌。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汽车后市场的一个朝阳产业,汽车改装迫切需要标准的行业规范和正确引导。目前国内改装店还处于民间性质,由于政府对国内汽车改装产业的监管还不到位,汽车厂家对改装市场不太重视,国外的专业改装公司也无法真正介入进来。只有借鉴国外先进的改装法规和管理条例,才能给国内改装业以正确的指引,摆脱目前尴尬的边缘处境。 改装文化在发达国家很热门  提到汽车改装,国内一般消费者大多会想到危险的飙车,认为这是街头“飙车一族”的专利。事实上,在汽车文化发达的欧洲、日本,一辆车的改装结果,可以代表车主的品位以及对驾驶的看法。据了解,在改装车热情最高的日本和美国,已经很少见到未经任何改动的原车。许多厂商在新车发布后,都会针对相应的车型提供相当多的改装配件,以及为车主提供比较明晰的改装指引,而许多大车厂甚至还有专门改装自己汽车的改装公司,如改装奔驰的A M G、改装丰田的TRD等等。   目前在国内汽车改装行业,汽车改装正日益成为国内汽车发烧友一种展现个性和时尚的手段,改装的消费群体也开始逐渐从富有阶层扩大到工薪阶层,主要以年轻人为主。国内的汽车改装主要分为美国和日本两大流派,前者主要追求马力和速度,后者则强调外形和操控。像深圳、广州、东莞等南方城市由于受港台文化影响较深,走的是日本流派。改装行业有着巨大潜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已有一些国外的汽车改装部件厂开始进入市场,其中大部分都是与深圳本地从事改装业务的公司合作,销售自己品牌的产品。另外,一些品牌4S店也纷纷与国外的汽车改装品牌合作开展汽车改装业务。链接汽车改装常识目前在我国,改装汽车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指专门生产改装汽车的厂家,用国家鉴定合格的发动机、底盘或总成,重新设计、改装与原车型不同的汽车;二是已领有牌照的汽车,为了某种使用目的,在原车总成的基础上,做一些技术改造,改装出来的汽车,统称为改装车。我们平常所说的改装车多指后者。关于车辆改装,一般分为外观改装和技术指标改装。改变车辆尾翼、轮胎、大灯、尾灯、颜色、内饰和加装保险杠等属于外观改装;改装行车电脑、悬挂系统、点火系统、动力系统、刹车系统等属于技术指标改装。

相关专题

相关推荐

改装不等于非法飙车

音响巨头Alpine解决音响改装之多合一中控台趋势

国外IS250/350改装相关资讯

厂商合作推出Mazda3 5D Kit式套件

Ruff 开发专用底盘连杆

R35最大的进化--GR6强化套件

台湾第一座ABT专属改装中心正式于台北成立

Varis--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空力套件

35周年纪念车款 911 RUF Rt35 Anniversary

Bilstein与Eibach合作针对Golf GTI VI开发B12运动悬挂